
铁矿石变成铁(铁矿石变成铁的全过程)
古代是怎么把铁矿变成铁的
我国炼铁始于春秋时代.那时候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冶炼块炼铁,一般***用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我国在掌握块炼铁技术的不久,就炼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态生铁,并用以铸成工具. 战国初期,我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战国后期,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铁范”(用铁制成的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腹器).
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同时,炼铁竖炉规模进一步扩大.1***5年,在郑州附近古荥镇发现和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场址面积达12万m2,发掘出两座并列的高炉炉基,高炉容积约50m3.西汉时期还发明了“炒钢法”,即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工艺,产品称为炒钢.同时,还兴起“百炼钢”技术.东汉(公元25~220年),光武帝时,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即“水排”.我国古代水排的发明,大约比欧洲早1100多年.
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北齐书·綦母怀文传》称为“宿钢”,后世称为灌钢,又称为团钢.这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
据〈中华百科要览〉记载:中国是最早用煤炼铁的国家,汉代时已经试用,宋、元时期已普及.到明代(公元1368~1644年)已能用焦炭冶炼生铁.在公元14~15世纪之际,铁的产量曾超过2000万斤,折合约为1.2万t.西方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约晚两个世纪,才达到这个水平.
总的来看,中国古代钢铁发展的特点与其他各国不同.世界上长期***用固态还原的块炼铁和固体渗碳钢,而中国铸铁和生铁炼钢一直是主要方法.由于铸铁和生铁炼钢法的发明与发展,中国的冶金技术在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居世界先进水平.
铁矿石是怎样被炼成铁的
关于这个问题,铁矿石是通过冶炼过程被炼成铁的。冶炼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矿石破碎:铁矿石首先被破碎成小块,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2.矿石精选:矿石经过筛分和洗涤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石头。
3.焙烧:将铁矿石在高温下进行焙烧,使其中的水分和挥发物挥发掉,同时将其中的硫、磷等杂质氧化。
4.还原:焙烧后的铁矿石被送入还原炉中,加入焦炭和石灰,通过高温反应使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纯铁。
5.炼钢:得到的纯铁可以被用于生产钢铁。炼钢的过程包括炼铁、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炼铁和转炉炼钢。
6.加工:最终的钢材可以通过轧制、锻造、铸造等工艺进行加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钢材。
铁矿石经过高温炼制后变成铁。
铁矿石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物,它需要经过冶炼加工才能提炼出铁。
在冶炼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矿石破碎成为粉末,然后进行磁选或重选等工序,将其中杂质尽可能分离出来。
接下来,将粉末状的铁矿石和焦炭按比例加入高炉中进行还原反应,产生一种叫做铁水的物质。
铁水经过炼钢或炼铁等工艺,可以得到我们常见的钢铁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冶炼铁还需要用到大量能源,这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发展更为环保的冶炼技术也是当前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